冬季传染病预防温馨提示 | ||||
冬季气温变化无常,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。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,适应能力差,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,因此,在换季的时候,家长朋友更应做好各项保健措施,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的呵护。 下面我们将几种常见的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分享给各位家长,希望家园携手做好预防措施,呵护孩子健康成长。 | ||||
流行性感冒 | ||||
流行性感冒 是一种由流感病毒、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,具有感染性强、传播速度快等特点,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,人与人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的物品接触发生传播。 主要症状: 38摄氏度以上的发热、乏力、头痛、全身疼痛、干咳,以及与普通感冒类似的症状,如鼻塞、流涕、打喷嚏和咽痛。 预防建议:
| ||||
支原体肺炎 | ||||
支原体 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,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,常合并咽炎和支气管炎。 主要症状: 通常在接触肺炎支原体后1-3周开始出现症状,并在2-4天内缓慢恶化。患者初期可有乏力、周身肌痛等症状,2-3天后可自行缓解。一般为中等度发热,可持续2-3周,儿童及体弱者可出现高热。多为持久性剧烈干咳,可伴有浓痰,头痛、咽喉痛、胸部疼痛等。 易感人群: 人群普遍易感,常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,但今年的支原体肺炎呈低龄化,3岁以下的幼儿甚至1岁以下的婴儿均有难治和重症支原体肺炎出现。 预防建议: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,注意增减衣物,认真消毒做好预防,注意饮食卫生,经常锻炼增强幼儿体质,及时就医。 | ||||
流行性腮腺炎 | ||||
流行性腮腺炎 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春秋季节容易发生,多发生于儿童。主要通过飞沫传染,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,传染性强。大多数起病较急,有发热、畏寒、头痛、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。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、疼痛,咀嚼时更痛。并发症有脑膜炎、心肌炎、卵巢炎或睾丸炎等。整个病程约7-12天。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。 主要症状: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是2-4周,主要症状是发热,两侧或一侧腮腺肿大、疼痛。 易感人群: 多发生于儿童。 预防建议: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,勤换、勤洗、勤晒衣服和被褥,清洗玩具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,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,房间开窗通风很重要。保持双手清洁,双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后(如打喷嚏后)要立即洗手。 | ||||
手足口病 | ||||
手足口病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,开始阶段的外在表现和普通感冒发烧比较相似,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,手心、脚心会出现斑丘疹和疱疹(疹子周围可发红),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,疼痛明显。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和头疼等症状。 主要症状: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3-7天左右,最长不超过两周。大多数孩子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,有的孩子甚至持续出现高热。同时,会伴有皮疹,皮疹是有一定的特征性的,可以表现为手心、脚心、肛门周围的皮肤,甚至关节等部位的红色皮疹、斑丘疹,甚至皮疹上面形成小的水泡,看孩子咽部的时候会发现在咽峡部也会看到红色的皮疹或者是水泡,这是普通的手足口病的特点。 易感人群: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,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婴幼儿。 预防建议: 做好个人和家庭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,个人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、喝开水、吃熟食、常通风、晒衣被。家长平时还要留心观察孩子的口腔、手、足、臀部和膝盖等部位是否有皮疹,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、出疹等症状,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。本病流行期间,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避免接触患病儿童。 | ||||
诺如病毒 | ||||
诺如病毒 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4-48小时,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、呕吐、反胃、恶心和胃痛,其他症状包括发热、头痛和全身酸痛等。多数发病后1-3天即可康复。但诺如病毒排毒过程较长,病症消失两天后,仍具有传染性,免疫期短暂,可能反复复发。 主要症状: 诺如病毒潜伏期比较短,一般在24-48小时,最短10小时左右,最长可达72小时左右。常见症状有腹泻、呕吐、反胃、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。 易感人群: 人群普遍易感,好发于儿童与成人。 预防建议: 不吃变质、不洁、生冷、生腌食物,牡蛎等双壳贝类海产品为高风险食物,要吃熟食、喝开水、勤洗手、拒绝垃圾食品。 | ||||
家长须知 | ||||
冬季的温差变化大,家长要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勤锻炼,增强抵抗力,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。
此外,还要特别提示冬季穿衣法则 | ||||
| ||||
教育无小事,细节见本心。 在幼儿园里,老师也会根据天气和活动量为幼儿增减衣服,适当开窗通风调节室内温度,所以家长不必过度担心呦~ | ||||
-END- |